致富不忘桑梓情 助力脫貧富鄉鄰 --記返鄉創業致富“帶頭人”吳小軍
2022-09-23
作者:
瀏覽量:
吳小軍,現任習水金泓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,習水縣蔬菜行業協會副會長,從2016年,懷著對故土深深的眷念,帶著“不忘初心、反哺家鄉”的使命,踏踏實實做產業,勤勤懇懇謀發展,任勞任怨,抓產業、帶致富、講奉獻,他帶著半生積累回到家鄉,以帶領家鄉人民過上富裕生活作為目標,全心全意幫助村民脫貧奔小康。
致富不忘本 修建連心路
2014年,目里村因地勢偏遠,交通條件落后,貧困程度較深,被列為溫水鎮五個貧困村之一。“娃娃讀書走到哭、趕個場要走到黑。”一句話道盡了目里村村民因交通不便吃盡的苦。
2015年,精準扶貧戰役正式打響,廣大農村掀起了修建小康路的熱潮,這一年吳小軍回鄉干起了公路建設的“包工頭”。國家的好政策,為目里村改善交通條件帶來了機遇。吳小軍所在的回龍組一條1公里的毛路需要硬化,可是兩萬元的自籌資金讓村民們犯了難。為了讓父老鄉親早日享受上全新的水泥路,吳小軍毫不猶豫地出資2萬元解決硬化公路的資金難題。
荒山變沃土 引來致富業
要致富先修路,修了路好致富??粗鴹l條大路通到家家戶戶門口,吳小軍又在謀劃著為家鄉勾勒一副發展新圖景——在目里村發展蔬菜種植產業。
面對80%的撂荒地,吳小軍雇用2臺挖土機,用時近一個月開荒出300畝蔬菜種植的良田;產業路沒有修通,吳小軍投入5萬元,并積極對接當地政府政策支持,鋪平了1公里的產業路;沒有經營主體,吳小軍便自己組建公司,在2019年3月成立習水金泓農業開發有限公司,為當地產業發展注入一劑“強心劑”;沒有銷售途徑,他就在外跑市場、簽訂單,解決產銷對接難題。
在產業發展初期,許多村民積極性不高,吳小軍利用“吳老板”的名氣處處“刷臉”,為大家算收入賬,號召父老鄉親共同參與產業發展。通過產業初期產生的效益,與吳小軍的親身示范,越來越多村民加入了產業發展行列,如今目里村120多戶村民(其中貧困戶60戶)跟著吳小軍干產業。
產業新思路 共同享紅利
利益聯結心連心,村民致富笑開顏。目里村產業發展以“支部+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的模式發展,村民通過“流轉土地收租金、基地務工賺薪金、入股經營分利金”,增收渠道不斷拓展,“吳老板”與村民們形成緊密相連的利益共同體。
種養循環新思路,產業發展新出路。提出了“種養循環”的發展模式,以種帶養,以養促種,致力于將目里村打造成為“現代生態農業樣板村”。僅在目里村范圍內,吳小軍就支付土地流轉費18萬元,人工工資120多萬元,分紅資金8萬元。
吳小軍帶領群眾發展產業的“雄心”并不止于此,從目里村到全鎮產業發展,他都在積極推進。目里村蔬菜種植規模從最初的300畝擴大到600畝,今年又建成目里村年出欄量4800頭的生豬家庭農場和年出欄2400頭的麻羊養殖場。建成羅漢村600蔬菜基地一個、300畝高標準花椒基地一個,婁底村515畝辣椒示范基地一個……
隨著產業發展規模不斷壯大,帶動發展的村民也不斷增多,“助農公司”撐起了溫水鎮扶貧產業“半邊天”,吳小軍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黨旗下的錚錚誓言,盡自己之所能幫助和反哺父老鄉親。
關鍵詞:
習水金泓農業,黔北麻羊,生豬,農產品,黔北麻羊基地,建筑防水工程